Search

【如果我的靈魂本來就是完整的,為什麼還要繼續修行?】
這個週末我都在 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如果我的靈魂本來就是完整的,為什麼還要繼續修行?】
這個週末我都在 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官方粉絲團 的進階催眠師訓練擔任助理講師,我們聊到了靈魂本來就是完美(或許更該說是完整)的話,那為什麼還需要不斷療癒自己,甚至是「修行」?

我很喜歡其中一個學員的回應:「完整不等於完成」,雖然我們的本質都是完滿俱足的,卻不表示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狀態,或許套用仙俠的劇情來說,縱使每個神仙的本性都是完滿的,卻仍然需要一次次的渡劫與修練,才能真正功德圓滿。

【靈魂像是種子,人生猶如大樹的成長過程】
我有個很喜歡的隱喻:如果說我們的靈魂都像是一棵種子,在這顆種子裡,早已儲存著所有生長成熟所需要的潛能,因此療癒並不是「成為更好的自己」,因為我們本來就已經夠好了,療癒當然也不只是「去除與釋放那些不再需要的」,因為所有的經驗都是支持我們成為自己的養分。

療癒就像是種子從土壤中冒出嫩芽,一路生長茁壯,甚至開枝散葉、開花結果的過程,我們不是變成另外一個人,也不是努力將自己的創傷修理好,更不是去修剪那些看起來不OK的信念,療癒是讓我們越來越去經驗內在的完整,讓我們越來越能夠藉由沉澱與整理自己的種種經驗,最後「成為自己」。

【每個人世間的經驗,都是讓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完整】
昨天被老師問到這件事,我恰好在忙著安排課程分組,一時之間答得有點凌亂,如今安靜下來感受著,我覺得從本質到本然,這中間的發展確實需要時間,更需要修練,如同種子要成為大樹,這中間仍然需要用心與努力,否則種子也可能在生長過程中曲折斷裂,甚至停止生長。

因為我的本質已經是完整的了,所以無論發生什麼經驗,都不會損及我自身的美好,同時每個經驗也都是支持我成長的養分,無論是我見到自己的不足,或是對他人的擁有心生嚮往,甚至是競爭比較、愛恨嗔痴,都是一種經驗,我透過替這些經驗負起責任,從中有所學習,就有機會一次次去經驗我原初完滿俱足的本性,去完成我生命中本然的完整性。

我想起昨天晚上在個人臉書上寫下的省思,說真的這兩天課程裡需要忙碌的東西很多,即使我們有兩個總督導老師坐鎮,加上包括我在內的六名資深催眠講師協助,線上課程真的有非常多細節需要注意,而我在一些輔助上,實在沒有做得太好,這也讓我感覺蠻洩氣的。

如果是過去的我,大概會一直糾結在「我不夠好」的心情裡,然而我想起了上午的討論,於是重新看見,我確實有可以再成長的地方,這是我可以學習與努力的,同時這些「失誤」仍然不損及我這個人本然的價值,當我的心感覺安住了,忽然我有了新的看見,那就是我太習慣一個人把所有責任扛起來,卻忘記了向伙伴們求救。

【修行,就是在經驗中整理自己】
最近恰好與幾位朋友在聊修行的二三事,我們一致認為修行最重要的是修持自己的心,如果用催眠師的語言來說,修行就是一次次在經驗中反思,在反思中有新的看見,並讓這份看見化為實際行動,藉此改變生活。

每一次的經驗整理,都是一場修行,都是一次對舊經驗的新看見,修行並不一定要吃苦,也不總是輕鬆愉快,不變的是「回到自己」的這件事情,一如我對昨天課程中的自己,從自責愧疚與沮喪,因為看懂自己的堅持與負責,也看見自己習慣默默承受忘記合作的重要,於是我可以帶著這份經驗,進入到今天的催眠課程,並主動開啟多一點的溝通與討論,與伙伴們一起照顧好學員們。

對我來說,這就是催眠師的日常,也是修行者的日常!


Tags:

About author
張義平,靈性名字是幽樹(Sho Ra),整合身心靈取向的心理師, 深信每個人都擁有自身生命的解答,邀請你/妳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 療癒客棧將會持續分享心理學、心靈圖卡與催眠的資訊。 工作坊、演講與課程邀約,請以FB訊息或寄信至[email protected]聯繫
諮商心理師的分享空間,願您能從我的文字裡,找回自癒力。催眠★塔羅牌★原型卡★蛻變遊戲★開啟心中的療癒力量
View all posts